民进教育论坛上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一席话让人叫绝

发布时间:2024-10-14 03:54:25 来源:乐鱼官网

  在6月18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,民进中央委员、民进市委副主委、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畅谈科学教育的新逻辑。“前两天,中专生姜萍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人物,她的特点是自主、专注、坚韧。这样的孩子在强大的AI时代,一定会成为一个拥有创新发现的人。”

  ※作为曾经的物理老师,倪闽景透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:全球理科课程落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70年,因为科技发展太快,全球科学教育都面临着难题。

  为什么是70年呢?倪闽景娓娓道来,70年前有三件大事,1946年,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,人类郑重进入了数字时代。1953年,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(DNA)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,代表人类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。1957年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,代表人类走出地球,进入了太空时代。“这三件大事,它不是一个科技事件,是打开人类生存的全新的空间。但是70年来,我们全球的理科课程,没有把空间世界的改变作为教育改变的基础,所以教育落后于科技发展。”

  5月3日那一天大雨磅礴,倪闽景在嫦娥六号发射现场,感动得泪流满面。“2030年我们将载人登月,2035年将开始建设月球基础,到2049年建设完成,我们的孩子将会生活在月球上。马斯克现在疯狂在试验他的星舰,这一个星舰一次可以搭载100人,经过88天飞到火星上,在他有生之年,希望将100万人运到火星上。从此我们人类走出地球,成为多星球的生命。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摇篮,但是我们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,我们孩子将生活在宇宙之中。”

  在倪闽景看来,数字空间是人创造的一个世界,它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,以前是没有的。“我们人类有精神世界,有智慧,从宇宙大爆炸迄今已经花了138亿年时间,但是从第一块晶体管到现在涌现人工智能智慧,只花了70年时间。我们现在可以预判,AI将替代所有把人作为工具的所有工作,比如说司机是一个工作,所以它一定会无人驾驶。翻译是一个工作,所以它一定会被替代。包括程序设计员,编程人员,也很快会被替代,因为它是一个工具。但是学语言不会被替代,学外语不会被替代,因为我喜欢。你只要能想到是人作为工具的,包括我们陈辰主持人,也会被替代。但是我喜欢主持,那是不会替代的。”

  “有个科技叫冷冻电镜技术,在20年以前发明,研究生命蛋白质结构。一开始第一台冷冻电镜在清华大学,冷冻电镜技术从取样到评估到三维重构,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全部是机器化。上一个月,Google有一个公司叫也开发一个生命蛋白质分析软件,叫AlphaFold3,上个月这个发言人讲的话我现在还记得,他说非常遗憾,过去科学家花50年时间,破译全球22万个生命蛋白质结构,但是AlphaFold3仅仅用一个月时间,完成全球科学家2亿年的工作量。这个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科技的世界。”因此,倪闽景认为,科学教育新的逻辑就是,为创新而学。“我们将来人存在的意义,就是创新发现。这是全球的科学教育新逻辑。”

  ※多样化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方法※倪闽景认为,科学教育一定要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,而不是对那些尖子生。创新没有天选之人,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成为拔尖创新人才。

  现场,他在PPT上晒了赫歇尔的照片。赫歇尔是一名音乐家,但他在科学方面有三个重大发现:第一个是发现了红外线。第二个发现,是人类生活的太阳系处在一个银河系当中。第三个发现,是用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行星天王星。“但是他是一位音乐家。每次在重大科学技术发展改变的时候,一旦有重大的发现,往往普通人就会成为伟大的人。300年前巨型望远镜发现,400年前显微镜发现,现在人工智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全新的机会,伟大可以创造,不可以计划。”

  那么,怎么培养拔尖人才?倪闽景认为,多样化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方法。“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,如果我们想的是不一样的,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创新的团队。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想的是一样的,就不会有创新。多样化的好处,是哪怕有缺点和错误,它都可成为创新的资源。所以,通过统一的教学过程,追求一样的标准答案来获取高分,进入名校这样的逻辑已确定进入了穷途末路。“我们的考试、中考、高考,还是要有的,但是它一定要走向以基础为本,走向多样化的方向,而不是高分。”

  科学内容要做什么?倪闽景认为,不是做题,而是让孩子们发现现象,产生问题,形成志趣。“科技会慢慢的发达,而我们人最大的特点是能发现现象,发现新的现象,发现以前没有人看到的现象。所以我们的孩子要到大自然去,用大自然最丰富的色彩,最丰富的声音,最丰富的形状,来培育我们强大的感官能力。万物皆可研究。通过我们动手实践,加强实物学习,来培养我们多样化的兴趣和视角。”

导航
网站首页
产品中心
项目案例
电话